查看原文
其他

重阳节说“孝” | 象头山明珠禅寺二十四孝雕像群

2016-10-09 Zeng 曾氏悟语

在广东惠州的象头山风景区,有一个"二十四孝“雕像群整齐排列在”明珠禅寺“的入口,蔚为壮观!今日是九月初九重阳节,又名敬老节,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个雕塑群以及上面雕塑的文字:


二十四孝有:孝感动天、戏彩娱亲、鹿乳奉亲、百里负米、啮指痛心、芦衣顺母、亲尝汤药、拾葚异器、埋儿奉母、卖身葬父、刻木事亲、涌泉跃鲤、怀橘遗亲、扇枕温衾、行佣供母、闻雷泣墓、哭竹生笋、卧冰求鲤、扼虎救父、恣蚊饱血、尝粪忧心、乳姑不怠、涤亲溺器、弃官寻母。


第一,孝感动天。舜从小受父亲和后母虐待,尧决定让位给他,舜当了首领还是一如既往的孝顺父母。


第二,戏彩娱亲。周朝菜子70岁,儿孙满堂,却像孩童一样戏耍,娇憨,让90多岁的父母愉悦。


第三,鹿乳奉亲。周朝剡子家贫,神医要他找鹿乳为父母治病,剡历尽艰险,在猎人帮助下,捕鹿治好父母的病。


第四,为亲负米。春秋,子路带上东西到百里外换米孝敬双亲,他后来当宰相,写了《孝经》劝人要孝顺父母。


第五,啮指痛心。孔子的学生曾参(雕塑上错写为曹参)被尊为“宗圣”,世称“曾子”,他提出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以父母和儿子血肉相连的故事,教人孝顺父母。


第六,单衣顺母。孔子的学生闵损受尽继母的虐待,父亲要赶走继母,闵损还是劝父亲把她留下,终于感动了继母。


第七,亲尝汤药。刘恒当上皇帝后,既要日理万机,治理国家,还要为卧床的母亲亲口尝药,伺奉周到。他的孝名闻名天下。


第八,拾椹供亲。西汉末年兵荒马乱,蔡顺天天上山捡桑椹,把又软又甜的桑椹给母亲充饥。


第九,刻木事亲。东汉时孤儿丁兰,每当看到别人孝敬父母时,总是很羡慕,因此他刻木为像,寄托自己对父母的怀念。



第十,涌泉跃鲤。汉代姜诗宁愿自己吃苦,受委屈,也尽量满足母亲喝江水和吃鲤鱼的怪癖。


第十一,怀桔遗亲。东汉末年,6岁的陆绩在作客时尝到甜美的金桔,想到的不是多吃一点,而是带回孝敬母亲。


第十二,哭竹得笋。晋代孟宗为了满足老母的需要,千方百计,不遗余力,在寒冷的冬天挖到鲜竹笋来奉敬父母。


第十三,扼虎救父。晋代杨丰和14岁女儿杨香遇到猛虎,杨香没有惊慌失措,反而勇扑去,忘记了自身,一心想救父亲。


第十四,尝粪心忧。南齐庚黔娄为救治父亲,先是弃官,后又发誓用自己的生命替代父亲,感动了上天,父亲的病也好多了。


第十五,行拥供母。后汉江革,战乱中背寡母逃难,遇贼欲劫,哀求得免。后来流落他乡,给人家当佣人来供养母亲。


第十六,乳姑不怠。唐朝,唐女嫁后受婆婆虐待,当婆婆不能吃饭时,她不记私仇,忍痛断止儿子喂奶,而用乳汁喂养婆婆。



第十七,亲涤溺器。宋代黄庭坚家富宁肯弃肯弃官,也要亲身为母亲打扫房间,抓药熬药,甚至不怕脏臭,亲自为母洗涤溺器。


第十八,弃官寻母。宋代朱寿昌为了寻找亲生母亲,放弃荣华富贵,放弃升官进爵,吃尽了苦头,终于找到了母亲。


第十九,卧冰求鲤。晋代,王祥继母十分苛刻,寒冻天硬要王祥抓鲤鱼供她吃,王祥解衣卧于冰上,冰层突忽自破,从中跃出鲤鱼。


第二十,扇枕温衾。后汉黄香九岁失母,夏天为父枕凉,冬月以身暖被席,尽心侍候父亲。


第二十一,闻雷泣墓。魏朝,王裒知道母亲害怕雷声,其母死后,王裒每遇风雨雷声,便奔至墓前,跪拜哭告。“裒在你身边,母亲不要怕"。


第二十二,卖身葬父。汉,董永家贫。父亲死时无钱埋葬,便把自己卖掉换钱埋葬父亲,孝心感动天上。


第二十三,恣蚊饱血。晋,吴猛年八岁,家贫,床无蚊帐,每当夏夜,便在父母边为其驱蚊,让蚊到自己身上吸血。


第二十四,为母埋儿。汉,郭巨家贫,生有儿子3岁,家中食粮不足,为照顾母亲,便活埋了儿子,以节省口粮孝敬母亲。


象头山”明珠禅寺“



大雄宝殿


摄影:Zeng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